你这一辈子,有几个人能真正懂你,你们彼此欣赏,相交到老?
有人说,世界上70多亿人,每个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与每一个人擦肩而过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五,而能真正相识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五,这当中,能成为你知心朋友的概率,更是只有十亿分之三。
可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可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你就可以准确的找到与自己同频的灵魂好友?格悟服饰新零售专家黄从宝说,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而助推器就是一种新商业形态——社区型社群商业体。
“社区型社群商业体”,名字是格悟取的,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就是在一个个实际存在的生活型社区里,存在一些拥有相同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人,而他们会被这个社区里的某一个商业体集中起来,成为一个个不同属性的社群,而这个商业体,就成为社群里的人深度交互的一个链接场所。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成都的“方庭”书店。
远离商业中心,这家小众格调的书店坐落在在成都西北边的金牛区欢乐里公园广场里,将文字与音乐串联在一起,以“有声,共鸣”为主题,打造更为独特个性的阅读文化。
现在黄从宝老师就带大家透过方庭,来看看一个社区型社群商业体到底会有什么特点,深入理解一下这个未来可能会占据主流的商业形式。
01
首先,社区型社群商业体必然存在于社区里,它依托于社区的物理辐射半径进行商业选址。比如方庭,瞄准的并不是整个成都,它看中的就是欢乐里公园广场旁边70W的社区居民。因为地理半径优势,这70W人的到达率会大大提升,线下获客更为便利。
黄从宝老师说,获客方便不代表不用进行顾客的留存和服务,方庭同样要将顾客引流至线上社群,进行后期的深度管理,以加深用户黏度。而这些顾客,往往拥有同属一个社区又同属一个社群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归属感会更强,也更容易形成深度圈子关系,客群稳定度得到了保证。
02
第二,社区型社群商业体先要对自己进行标签化,再逐步吸引周围同标签属性的人群。“方庭”给自己的标签就不仅仅是书店,其实是“音乐”、“文字”、“格调生活“,所以,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类元素去全方位做立体呈现。这才有书店入口处,他们专门设计用一本莱昂纳德•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抵开了墙角,因为科恩即是传奇音乐人,又是诗人,极为符合“方庭”的标签定位。
而走进书店,一层能看到顶部的天花吊顶全是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音乐家、歌手及专辑名做装饰。陈列上,黑胶唱片、唱片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书籍、诗歌和散文依次铺开,二层则主要呈现的是与生活美学、时尚相关的书籍杂志,为人们传递更为品质感的生活态度。包括在整个书店的外观设计、独立咖啡区的打造、甚至是文创、生活用品的选品上,都采用了“律动感”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将音乐、文字、格调生活的属性进行到底。这种风格鲜明的设置,定然也会成为天然的筛子,筛出同频的人留下,向往的人观望,而不喜欢的人则自然屏蔽。
黄从宝老师强调,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这些标签还能突破地理半径,从线上吸引更多同好之人,完成更大范围的标签文化传播。
03
第三、尽管早期话题更多由商业体本身发起,但社区型社群商业体的文化形成,带着浓重的社区属性,其文化内容更多来自于社群成员本身。在一次次的社区型活动中,大量UGC内容会被沉淀下来,最后逐步形成这个社群专有的圈层文化。
比如,4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方庭书店便举办了一次摄影展览,名为“疫情中的孩子”,重点展现疫情下各家庭的温馨瞬间。在方庭,未来会举办的所有音乐演出、阅读分享、文创市集等活动,都将优先匹配周边社区人群特点,周边社区的居民不仅可以通过各类艺术沙龙近距离接触作家、音乐家,更可以通过参与让自己成为主角。如果“方庭“未来真的复制到全国各个不同社区,因地域人群的性格差异,每一家店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文化风格也一定大相径庭。
黄从宝老师顺便聊了一些不算题外的题外话。方庭,与号称“全国最美书店“的”方所“血脉相承,创始人都是毛继鸿。
毛继鸿在开书店之前,最让人熟知的是与前妻马可共同创立了服装品牌”例外“,而因为设计师马可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毛继鸿极度天才的营销手段,“例外”火遍了全国。之后因为经营理念不和,双方分道扬镳。
马可去开创了更为高端艺术的“无用”,毛继鸿则带着“例外”,融合台湾诚品书店的经验,于2011年在广州开创了集书店、服装店、百货、咖啡馆等于一体的“多业态融合体“——方所,并再一次大获成功。
毛继鸿敏锐的商业触觉可以说是几经验证了,这一次,当他用“方庭“去试水社区商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种社区型社群商业体,一定也存在可观的未来。
黄从宝:格悟服饰新零售专家,服装行业深耕近20年,拥有丰富的服装品牌规划及运营经验,为服装从业者提供强有力的业绩增长支持!